晋城备考资料

首页 > 事业单位 > 备考资料

每日练习(14)

互联网 | 2024-03-31 10:00

收藏

  “非物质文化遗产”概念兴起的最初几年,群众对它的理解大多为“跟主流、 大众不一样” “已经没用了”。然而,非遗不是“物”,今天“用不上”、偏离大众的非 遗,恰是过去百姓最“有用”的日常生活,是历史中由普通民众以“物”与“用”为 根本需求构建起的精神体系:以人为主体,以物质为媒介,以口传心授为途径,将世 代积淀的思想、观念和方法论,传导到社会生态链的各个序列。在近代特定历史和社 会背景下,它长期呈现为“无用”的状态,却具有固定且持续变化的价值一其塑造 了整个民族的审美和人格,赋予了个体独特的生活情趣。

 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( )。

  大众对非遗的认知和理解有失偏颇

  应该结合非遗所属的历史时期来评价它的价值

  非遗看似“无用”却对塑造民族性格有重要价值

  对于非遗的理解会影响整个社会生态链的各个环节

分享到

微信咨询

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

全部资讯

copyright ©2006-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